柴少明教授解读:人工智能如何重塑高校教学

2025 年 5 月 9 日,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CTL)主办的 “纵横立方” 教与学系列讲座第四场在华信书院开讲。“纵横立方”教与学系列讲座以“纵览历史思辨、横跨学科交融、坚守教育匠心、塑造未来远见”为核心理念,希望通过不同学科的碰撞,拓宽大家的视野,启发深度思考。本次分享由澳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柴少明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分享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高校教育的相关经验,吸引近30名教师到场聆听。


柴教授深耕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教育等前沿领域,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 30 多篇核心论文,出版 5 部著作,其主讲课程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混合式课程,教学成果获多项荣誉。


讲座开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陈惠云博士作为主持人,对柴少明教授的莅临致以热烈欢迎。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陈惠云主任致开场词


柴教授作为跨学科教学的先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指出,AI时代教师需培养跨学科思维,并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AI素养,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质疑与评估,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同时,柴教授还拓展了应用AI工具教学的实例。他聚焦Deepseek,Chat GPT,Gemini等应用最为广泛的AI工具,针对具体的教学场景,探索AI在获取权威且前沿的知识内容、整合教学课件、布置开放性任务等方面的可能性。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柴教授的分享表明深度融合AI与教学实践能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助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


柴教授热情分享


在互动环节,参会者积极提问,围绕如何将 AI 工具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怎样平衡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柴教授就具体问题进一步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现场提问


讲座结束后,陈惠云主任向柴教授送上学校纪念品,在表达由衷感谢柴教授分享的同时,也为活动增添了一份独特纪念意义。


陈惠云为柴教授赠送学校文创礼品


这场讲座为我校教师提供了 AI 教学的可行路径和实操方法。随着“纵横立方”系列讲座的持续开展,会有更多我校的教育实践者从中受益,推动跨学科思维模式和AI教育改革在全校范围内的持续深化。


部分参与者合照

Last Updated: May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