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促效: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优课建设及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在珠海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隆重举行

5月29日,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共同承办的以“以质促效: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优课建设及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的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北师港浸大校园举行。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沈强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教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启买教授,与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的一线教师共同出席活动。开班仪式由北师港浸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郭奕龙副教授主持。

开班仪式合影

开班仪式上,陈致代表北师港浸大对所有参训人员表示欢迎。他表示,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是关键。本次研修活动的举办将对推动高校教师教学新质发展、教学创新能力提升,高校优课建设、进而推进广东乃至全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时代对高校教师培训管理工作者全面落实教育家精神和核心内容的必然要求。同时,他还介绍了我校在教师教学发展平台建构和教育发展理念创新方面形成的特色,并对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沈强代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参加研修班的老师们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培训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就需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教育部怀部长指出“要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来优化课程建设,更好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不断激发人才发展创新的潜质”。本次研修班主题契合了怀部长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利用新质生产力的有益探索,对推动教师发展工作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首日嘉宾合影

本次研修历时三天,分为专题报告、实践应用互动工作坊两个环节。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发展、优质课程建设、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专题报告及实践应用互动工作坊,让参训老师们对新质生产力理念、技术赋能教育和创新教学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广东省分中心(挂靠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江碧霞主持。

在专题报告环节,李盛兵教授以“新质生产力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挑战”为主题,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技术变革与未来教育创新、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教育创新发展体系迭代及其带来的挑战等三个维度进行分享,强调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以“优课建设的理念与实践应用-围绕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高校优课建设进行互动讨论”为题,从“课程内涵的定义”、到“教师本领培养-以大先生为目标”两个维度进行了自我成长历程的实践分享,;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北师港浸大教学顾问林亚南以“如何上好一门课”为题做了专题报告,对如何建设一流课程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分享,强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华南师范大学尹睿副教授,以“教学创新的理念与策略”为题做教学案例分享。华东师范大学韩映雄教授以“为了学习的评价”为题,从教学评价出发剖析了课程设计、教与学过程以及学业评估手段等三个维度的内容,并详细阐释了大学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

参训者现场

在实践应用互动工作坊环节,受训学员广东白云学院马克思学院石红聚、广东海洋大学商学院麦映萍、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林君明分别以自身课例或教改项目出发、结合课例或项目的创新举措、实践效果等为参训者分享了自己对教学创新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困惑点。华南师范大学陈启买教授和北师港浸大郭奕龙副教授作为互动工作坊受邀点评专家,对分享学员所展示的课例及教改项目分别从宏观及微观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及对本次培训班做出总结。本次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切入,让受训学员深刻领悟到技术赋能、优课建设对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

现场教学互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办。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2021年成立以来,依托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推动教学创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已成功举办超100场多元化教与学活动,吸引了超过5000名师生线下参与,6000多人次线上参与,是我校推动教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


Last Updated: June 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