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晚,由北师港浸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我的学思历程”系列讲座:学术探究无止境圆满落幕。作为“我的学思历程”系列讲座的一部分,本次以“学术探究无止境”为主题的讲座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和汉学家白一平教授(Prof. William H. Baxter)主讲。讲座吸引了超过500位线上观众观看及70多位师生的现场参与。
活动伊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郭奕龙博士开场致辞。郭主任对对现场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这次讲座是第六场学思历程讲座,举办初衷是希望通过邀请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嘉宾,与我校师生共同分享他们的学习奋斗过程、生命抉择及成功经验,希望通过讲者的分享,丰富师生的知识视野,启迪心灵,点亮人生。之后,由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陈家宁博士对白一平教授简介进行详细介绍。
郭奕龙主任进行开场致辞
白一平教授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语言学家。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师从语言学家包拟古(Nicholas C. Bodman)教授。1990年起在密歇根大学任教,直至退休。他的研究专长为历史语言学,两部巨著建立起白先生的学术地位,《汉语上古音手册》(1992)和《上古汉语新构拟》(2014),尤其是后者,与法国汉学家沙加尔(Laurent Sagart)教授合作,建立起上古汉语构拟的“白一平-沙加尔”系统,与“郑张-潘”、(俄罗斯)斯塔罗斯金(Sergei A. Starostin)构拟的系统并称为上古汉语构拟三大体系。
讲座中,白教授以其丰富的学术经历为基础,分享了他的学术道路、研究成果以及学术思考。他详细讲述了自己从安默斯特学院到康奈尔大学的学术之旅,包括他如何在包拟古等语言学家的指导下深入古汉语研究,并最终在密歇根大学开始教学和研究生涯的整个过程。
白教授现场分享
白一平教授不仅讲述了他的学术旅程,还在对自己学术道路的反思中提出了对未来汉学研究的展望。他鼓励在场的师生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同时也强调学术旅程中积极面对挑战与困难的重要性。
现场观众沉浸听讲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的热情提问体现了他们对白教授研究领域的深度兴趣,也显现了他们对探索学术未知领域的强烈渴望。通过与白教授的互动,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如何将个人的热情与专业研究相结合,开启一段更加辉煌的学术探索之旅。这种交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白教授通过自己的经验示范了如何将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相结合,进而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这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学术探索的模式,也鼓励他们勇于挑战现有的知识边界,探求新的知识领域。
同学热情提问
现场人员全体合照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次与国际著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激发了大家对学术探究和知识追求的热情。线上和线下的参与者均表示受益匪浅,也对自己未来的学术旅程充满期待。